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三個獨特的檢測原理
2019-09-26 16:42:17
Vink
138
(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, 蒸發光散射檢測器)已經開發生產數十年,但是對於許多色譜工作者來說,它仍是一個新產品。第yi台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是由澳大利亞的Union Carbide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研製開發的,並在八十年代初轉化為商品,八十年代以激光為光源的第二代ELSD麵世。此後,通過不斷設計提高了ELSD的操作性能。現在ELSD越來越多的作為通用型檢測器用於高效液相色譜、超臨界色譜(SFC)和逆流色譜中。ELSD最大的優越性在於能檢測不含發色團的化合物,如:碳水化合物、脂類、聚合物、未衍生脂肪酸和氨基酸、表麵活性劑、藥物,並在沒有標準品和化合物結構參數未知的情況下檢測未知化合物 。
蒸發光散射檢測器的獨特檢測原理為,首先將柱洗脫液霧化形成氣溶膠,然後在加熱的漂移管中將溶劑蒸發,最後餘下的不揮發性溶質顆粒在光散射檢測池中得到檢測。
1、霧化:
液體流動相在載氣壓力的作用下在霧化室內轉變成細小的液滴,從而使溶劑更易於蒸發。液滴的大小和均勻性是保證檢測器的靈敏度和重複性的重要因素。
蒸發光散射檢測器,通過對氣壓和溫度的精確控製,確保在霧化室內形成一個較窄的液滴尺寸分布,使液滴蒸發所需要的溫度大大降低。
2、蒸發:
載氣把液滴從霧化室運送到漂移管進行蒸發。在漂移管中,溶劑被除去,留下微粒或純溶質的小滴。蒸發光散射檢測器采用低溫蒸發模式,維持了顆粒的均勻性,對半揮發性物質和熱敏性化合物同樣具有較好的靈敏度。
3、檢測:
光源采用激光,溶質顆粒從漂移管出來後進入光檢測池,並穿過激光光束。被溶質顆粒散射的光通過光電倍增管進行收集。溶質顆粒在進入光檢測池時被輔助載氣所包封,避免溶質在檢測池內的分散和沉澱在壁上,極大增強了檢測靈敏度並極大地降低了檢測池表麵的汙染。